丰浩农业网 >> 见血青

东北农民南下种地北薯南种推动南北聚变0耳菊属肥披碱草茵芋属野燕麦多枝青兰

2022-06-29

东北农民南下种地 “北薯南种”推动南北“聚变”

东北农民南下种地 “北薯南种”推动南北“聚变”

月底,湛江遂溪的红土地又将迎来50多名东北农民。他们的老家远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东郊镇。自与此同时2015年以来,每年东北进入冬闲之际,便有一批农民南下广东种植马铃薯,至次年4月东北开耕再返乡种地。

变“冬闲”为“冬种”,是望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亚文想出的点子。这些年来,她带领一批批农民走出黑土地,闯出了一条“北薯南种”的致富路。

“北薯南种”还促进了雷州半岛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实现南北资源优化配置的产业,同时带动两地的乡村振兴事业,无疑是当下粤黑两省对口合作的一个典范。

寻地:变“冬闲”为“冬种” 未开种已获订单

望奎县东郊镇是马铃薯种植专业镇。2012年,李亚文上任东郊镇党委书记,来到广东参加马铃薯种植交流会。参观惠东县马铃薯种植基地,使她对“冬种”有了切实的了解。“冬天能种地可真好!”她感慨不已,“东北地区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老百姓一到冬天就没事干,整天窝在家里喝酒打麻将。”

反季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刺激”了她——广东冬种马铃薯的收购价达到2400元/吨,比黑龙江高出约一倍。

由此,李亚文萌生了让农民南下种地的想法。年,李亚文两度南下广东调研,最终确定雷州半岛最适宜冬种马铃薯。2014年9月,她带领家乡的几个种植户,来到遂溪县草潭镇试种500亩马铃薯。“第一年效果不算好,但摸索出了经验。”了解了红土地与黑土地的特性差异后,种植户结合南北种植经验,采用一年两茬的轮作模式,每年月种一茬马铃薯,次年2月倒茬种青贮玉米。

长期研究订单农业的李亚文丝毫不愁产品销路,遂溪红土地上的马铃薯尚未开种,就已经获得了百事、达利园等薯片加工企业的订单。为保障青贮玉米销路,李亚文还为农民拉来了广东本土企业燕塘牛奶的订单。

种薯:“航母”合作社南下 上千万元农机到位

2015年,“北薯南种”正式启动。黑龙江省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简称“龙薯联社”)以650元/亩的价格,包括:冲击实验机、冲击试样缺口拉床、低温槽、冲击试样缺口投影仪租下了草潭镇钗仔村4800多亩土地,签下10年合同。这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由望奎县3个乡镇的4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组建而成,在当地承包了3.6万亩土地种植马铃薯,目前有1700多名社员,被誉为合作社中的“航母”。

除了龙薯联社的20多名管理员,当年踏上遂溪红土地的还有东郊镇30多户散户,其中有27户贫困户。李亚文介绍,贫困户每户种植亩地,由合作社先提供土地、种薯、药肥等,待盈利之后再还账。

“播种机一天播种亩地,喷药机5分钟能喷10亩地,收割机10分钟收鼠鞭草割10吨玉米,自动行走式喷灌机……”在钗仔村地头,龙薯联社社员闫永福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原来,伴随东北农民南下的还有一批“大家伙”。

湛江土地平坦连片,适宜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但草潭镇耕作模式仍较传统,缺乏大型农机具。在望奎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龙薯联社部分大型农机具得以运往南方。2015年,价值上千万元的40台(套)大型农机具南下红土地,引得当地村民像看电影般围观。

增收:马铃薯每亩收入两千 3年带动110户脱贫

今年47岁的闫永富2015年作为散户来到遂溪种地,去年正式加入龙薯联社。他告诉南方农村报,到广东种地,剔除生产成本,马铃薯每亩能挣约2000元,玉米每亩能挣四五百元。“承包100亩地,一季下来能挣20万元,比打工强多了!我们种地机械化程度高,不怎么耗体力,主要是做些管理工作。”每年往返于粤黑两地,闫永富颇为自豪,“感谢李主任给我们找了条出路,不然这辈子都不知道坐飞机是啥滋味。”

由于冬种收益可观,李亚文家乡的农民都争相报名来广东种地。如今,望奎农民在遂溪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3万亩,包括草潭、北坡、杨柑等几个镇的土地。东郊镇农民王国新原本在黑河市打工,每月工资4000元。去年开始他来到遂溪种地,两季下来挣了十七八万元。“合作社在村里租了厂房作宿舍,我爱人也随我过来,给老乡们做饭。现在生活很满足。”

李亚文也满怀成就感:“一年下来,贫困户平均每户能挣约5万元,3年来共有110户贫困户脱贫。合作社的收益也提高了,人均增收1万元。”

“关键是能改变一些农民的懒汉观念。”李亚文说,“过去东北农民过惯了闲日子,‘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惜挣’。来了广东,见识到这边的农民有多勤劳肯干,自然会学习人家的干劲。”

互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拓宽本地产品销路

“北薯南种”,不仅盘活了黑土地上的闲置劳动力,还盘活了遂溪县的闲置土地资源。

“以前村里也将土地流转给一些种植户,但规模不超过300亩,租金最高才300元/亩。”草潭镇钗仔村支书曾马胜介绍,“北薯南种”项目为村里带来了整合土地的契机,还大幅拉动了土地租价,“2015年流转出将近5000亩土地,租金一下就翻倍了,涨到650元/亩。”

“北薯南种”,也让遂溪农民真正了解到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并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钗仔村村民陈美玉以前打散工,每月只挣1000多元,她从去年9月开始为龙薯联社照料农地,每月拿3000元工资,还学会了驾驶简单机械。农忙时节,龙薯联社每天要雇用好几百名遂溪本地村民,日工资基本在90元以上。

曾马胜告诉南方农村报,东北农民的到来,还给村里带来更多商机,带动起周边的超市、农资店、物流等。曾马胜还是遂溪县茅山农民中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该合作社由127户农民组成,贫困户占101户,种植红薯、马铃薯、火龙果和瓜类等。借助龙薯联社的渠道优势,遂溪当地农产品的销路也有效拓宽了。

合作:五谷杂粮下江南 四季果蔬闯东北

7月6日,李亚文今年第四趟来到湛江,参加2018东盟农博会。以“北薯南种”为契机,李亚文为家乡农产品开拓了湛江市场。近两年来,绥化市大力推动“五谷杂粮下江南”,通过组织重点农产品产销企业抱团走出去,共推“寒地黑土”品牌,共拓南方消费市场。去年,望奎县农产品成功进入湛江多个超市并设立体验店。在2018东盟农博会上,绥化展区的“寒地黑土”产品深受湛江市民和采购商的欢迎。

“五谷杂粮下江南”的良好势头引起湛江农垦局的高度关注。湛江农垦局副局长黄香武提出,雷州半岛这片“热地红土”同样盛产优质特色产品,应当推动“四季果蔬闯东北”。

对于“北薯南种”项目,湛江农垦局党组书记郝爱剑评价,这一探索在马铃薯被列为第四大主粮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更显其重要意义,马铃薯产业在湛江落地扩张,将促使本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北薯南种”项目或许能超越租地模式,探索更为多元的合作。

后盾:粤黑两省全力支持 共研机制深化合作

去年,黑龙江省与广东省正式建立对口试验机材料硬度试验合作关系。随之,在望奎县与遂溪县率先展开农业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绥化市与湛江市结成对口合作关系。

“北薯南种”合理调度了南北两地的人力资源、气候资源、市场资源等,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南北“错位”发展,成为粤黑两省对口合膜苞雪莲作的典范。

对于广东,“北薯南种”为农业发展引进了新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提升了广东“天然温室”的光热价值,让夏薯在冬种中实现“物以稀为贵”;推动了南北农业技术、文化的对接“聚变”,探索了乡村振兴中跨区域合作的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模式。广东省农业厅交流合作部门对此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将努力把“北薯南种”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对于黑龙江,广东为“北薯南种”提供了丰富的土地、气候、劳动力等资源,同时也将市场意识、实干精神输出给黑龙江农民,助力当地精准脱贫。针对“北薯南种”中的机械耕作、组培育种等问题,黑龙江省农开办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目前,黑龙江省农委也在积极研究合作机制,努力探索两省人民的共同富裕之路。

人物

李亚文:为农民再跑十年

7月20日,李亚文来到雷州市火炬农场考察土地。蹲在地头提取泥土样本的她,就如一位平凡朴实的农民。这位历任东郊镇党委书记、望奎县农业局局长,现任望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女干部,也自称“农民”,“就爱与老百姓打交道”。正是为了给老百姓谋出路,她想出了“北薯南种”的点子,带领家乡农民南下广东种地,变“冬闲”为“冬种”。

2012年,在广东参加了马铃薯种植交流会后,李亚文萌生了让农民冬天南下种地的想法。于是,她赴福建学习冬种经验,又折回广东寻找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地。她从广州一路往南,走到江门开平,托人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一块不错的稻田地,但同时了解到当地冬天有霜冻天气,会影响马铃薯的生产。折腾了一个月,她疲惫不堪,无功而返。

李亚文不死心。2013年春节后,她带领一名年轻干部,再度南下广东找地。两人仅凭一张地图,历时一个多月,从江门出发,经过阳江、茂名,一路走到湛江。人生地不熟,他们靠出租车司机带路找住宿,不顾条件好坏;饭菜不合口葎草味,天气阴晴不定,各种蚊虫叮咬,都只能慢慢适应。一次,他们在去一处农场途中遭遇大风雨,三轮车被掀翻,人摔到了泥地里,李亚文忍不住哭了一场。但擦干眼泪后,她更不甘心就此放弃。

在遂溪,一位镇干部被李亚文的想法与闯劲打动了,向她介绍了雷州半岛的土地情况。随后,李亚文继续往雷州、徐闻调研,相中了土地,却找不到认识的人来牵线。尽管仍未租到土地,李亚文心里有数了:综合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雷州半岛最适宜冬种马铃薯。

2014年春节后,李亚文第三次南下,直奔遂溪。在上述镇干部的协助下,她的租地计划终于有了眉目。当年9月,她带领家乡几个种植户到遂溪草潭镇试种500亩马铃薯。

经过一年的摸索,“北薯南种”于2015年正式启动,望奎县龙薯联社租下草潭镇钗仔村4800多亩土地。李亚文随即在镇里召开会议,让村干部发动农民南下种地。3年来,南下种地的110户贫困户均成功脱贫,合作社的收益也显著提高。要来广东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为了继续给农民找土地,李亚文频频南下广东,每年至少在湛江待3个月。

常年在外地给农民找地、拉订单、推广家乡产品,乡亲们戏称李亚文为“域外经济负责人”。草潭镇钗仔村支书曾马胜也十分乐于与她合作。在他眼里,李亚文是一位勤劳能干、平易近人的好大姐,更是一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干部。

7月6日抵达湛江后,李亚文忙碌了半个多月,24日又飞往兰州对接企业,为今年冬季的马铃薯签下了又一个订单。这位年过五旬的女干部说:“希望还能为农民再跑个10年!花竹”

成都市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武汉晚期白癜风专业治好
成都什么医院白癜风专业
武汉治疗白癜风费用需要多少
友情链接